标准
起草优质羊绒标准时,贸易援助基金会定义了可持续羊绒生产的新参考标准。该标准包括了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定义的五项自由。优质羊绒标准遵行四项主要原则:在羊绒生产中保护动物福利;帮助绒山羊养殖农民获得可持续收入;增强羊绒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抵御力;保护环境。
起草优质羊绒标准时,贸易援助基金会定义了可持续羊绒生产的新参考标准。该标准包括了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定义的五项自由。优质羊绒标准遵行四项主要原则:在羊绒生产中保护动物福利;帮助绒山羊养殖农民获得可持续收入;增强羊绒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抵御力;保护环境。
优质羊绒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动物福利专家和行业专家的意见。标准将根据质检结果以及新的相关科学成果进行定期审核和修订。除正式的审核和修订程序外,如果标准出现实施问题,新技术诞生或者产生新的科学发现,也可对标准条款进行修改或澄清。
优质羊绒标准涵盖羊绒生产的四大主要方面:山羊饲养管理、社会规范、环境规范以及小型、大型农场和采购站的管理规范。标准包含农场认证所需达到的强制要求以及所谓的“开发标准”。
羊绒生产商(采购站/剪毛厂)申请获得优质羊绒标准的认证。
羊绒生厂商应填写自我评估问卷,由贸易援助基金会(AbTF)进行最初审批。
动物福利是优质羊绒标准的核心,因此该标准包括了由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定义的五项自由。不得让动物遭受饥渴、不适、疼痛、伤害或疾病等。动物亦有权享受正常的生活,无担惊受怕,无恐惧忧虑。优质羊绒标准清楚且全面地定义了以下方面:
优质羊绒标准可有效改善绒山羊的福利。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有关该标准的详细信息。
除与山羊福利有关的综合性标准外,优质羊绒标准还涵盖了其他方面。该标准涉及动物福利维持计划和有关结果的记录等。农民应确保山羊的饲养员经受过相关培训,有资格开展饲养工作。另外,标准还要求山羊养殖应保护土地,不得造成污染。
保护绒山羊、农民和农业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优质羊绒标准的核心目标之一。关键原则在于,山羊养殖不可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尤其不得破坏土地和生物多样性。标准提出以环保方式使用肥料和杀虫剂,并定义了使用时间和方式。标准要求农民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避免在其养殖区域及周围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优质羊绒标准的编制人员与纺织品供应链的专家们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和对话。该标准为可持续羊绒的生产设立了标杆,旨在尽量减小羊绒生产对动物和自然的影响。”
Anna Heaton, 贸易援助基金会的独立咨询顾问和动物福利标准的国际专家
绒山羊的养殖场所遍布世界各国地区。优质羊绒标准最初主要针对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绒山羊农场。内蒙古有 2500 万居民,总面积 118 万平方千米。
该地区是中国领先的羊绒生产地区,在 2018 年生产约6600 公吨的羊绒,占中国羊绒产量的 70 %,全球产量的 40 %。内蒙古的绵羊和山羊养殖在最近数十年出现显著增长,因而导致了草地的大面积退化。草地面积在内蒙古占 67 %。草地的退化不仅不利于绒山羊养殖场,而且会严重影响生态和环境,例如荒漠化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颁布了放牧山羊的禁令,并采取了广泛的植树造林计划。通过鼓励可持续的养殖方法,推广使用可持续方法生产的羊绒,我们帮助内蒙古农民完善动物福利并保护其生活和工作的地区。